2022版桂早荔荔枝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DB45/T 2601-2022桂早荔荔枝生产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桂早荔荔枝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程旨在提高荔枝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
荔枝,作为我国南方独具特色的果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荔枝产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规范荔枝生产,提升荔枝品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45/T 2601-2022“桂早荔”荔枝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荔枝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5/T 2601-2022“桂早荔”荔枝生产技术规程全面规定了桂早荔荔枝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保鲜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该规程适用于桂早荔荔枝的种植、管理、采收和保鲜全过程。
品种选择
品种特性:桂早荔荔枝品种以其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非常适合在广西等地推广种植。
品种选择:种植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需求,挑选适宜的桂早荔荔枝品种。
栽培管理
土壤管理:应选择排水顺畅、肥力充足的沙壤土或壤土进行种植,并在种植前进行深翻、平整土地,施足底肥。
栽植密度:桂早荔荔枝的栽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40-60株之间。
水肥管理:荔枝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施肥应结合荔枝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情况,通常采用有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的方法。
修剪:合理修剪树形,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包括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等,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修剪等。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包括荔枝尺蠖、荔枝蒂蛀虫等,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采收与保鲜
采收:荔枝成熟的标准为果实底色转红、果皮变软、果肉变甜,采收宜选择晴天进行,以减少果实损伤。
保鲜:采收后的荔枝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并进行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务必保持低温,以防果实变质。
DB45/T 2601-2022“桂早荔”荔枝生产技术规程为荔枝种植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荔枝品质,推动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种植者应根据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荔枝生产管理工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荔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