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规程DB21/T 3680-2022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21/T 3680-2022》详细阐述了围产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该规程旨在规范母羊产前、产中和产后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包括营养供给、环境控制、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等方面,以确保母羊及幼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规程强调了科学饲养的重要性,为提高羊群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羊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在羊产业链中,围产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母羊的繁殖能力和后代的健康成长,为了规范围产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效益,我国制定了DB21/T 3680-2022《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我国羊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规程DB21/T 3680-2022深度解析,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规程DB21/T 3680-2022深度解析,2022,2,技术规程,第1张

DB21/T 3680-2022《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旨在提升母羊的繁殖性能,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收益,规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范围:明确了规程适用的范围、术语和定义。
  2. 总则:阐述了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要求。
  3. 饲养环境:规定了围产期母羊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具体要求。
  4. 饲料营养:明确了围产期母羊饲料的营养成分、配比、供应方式等标准。
  5. 疾病防控:规定了围产期母羊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隔离措施。
  6. 繁殖管理:明确了围产期母羊的鉴定、配种、妊娠、分娩管理等内容。
  7. 后续管理:规定了母羊产后的恢复、断奶、淘汰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规程要点解读

  1. 饲养环境:围产期母羊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应保持舍内温度在12-20℃,相对湿度在60%-70%,光照时间每天保持在12-14小时。
  2. 饲料营养:围产期母羊的饲料应以优质粗饲料为主,搭配精饲料,确保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妊娠前期饲料应以优质干草为主,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料中精料比例可适当提高。
  3. 疾病防控:针对围产期母羊可能发生的羊痘、羊炭疽、羊链球菌病等疾病,应加强防疫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发现病羊及时隔离治疗。
  4. 繁殖管理:围产期母羊的鉴定可采用观察法、触诊法等方法,配种前应进行品质鉴定,确保配种成功率,妊娠可采用超声波等方法,分娩时应注意观察母羊产程,确保母羊和羔羊的安全。
  5. 后续管理:母羊产后应加强营养供给,促进恢复,羔羊断奶后,应及时进行隔离饲养,避免疾病传播,淘汰羊应根据市场行情和养殖成本进行合理淘汰。

DB21/T 3680-2022《围产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我国羊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指导,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提高母羊繁殖性能,降低养殖风险,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对该规程的宣传和推广,为我国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