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B44/1597-2015,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探寻环保与产业共赢之路

团体标准 605
本文深入解析了DB44/1597-2015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探讨其在环保与产业发展间的平衡之道,标准旨在规范电镀行业废水排放,促进绿色发展,实现环保与产业和谐共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镀行业作为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水污染物的排放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强化电镀水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提升水环境质量,我国在2015年正式颁布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1597-2015),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剖析,为电镀行业环保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解析DB44/1597-2015,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探寻环保与产业共赢之路,解析DB44/1597-2015,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探寻环保与产业共赢之路,2,第1张

DB44/1597-2015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概述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电镀企业,以及电镀工艺相关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排放限值

标准明确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的浓度限值和总量限值,具体如下:

  1. 浓度限值: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方式,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浓度限值。
  2. 总量限值:根据企业规模和污染物排放量,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总量限值。

监测要求

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水污染物排放监测体系,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管理要求

标准对电镀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标准解读

提高排放标准,强化环保意识

DB44/1597-2015标准相较于以往更加严格,提高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和总量限值,有助于增强电镀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实现污染物减排。

强化总量控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标准明确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限值,有助于控制电镀行业整体污染物排放量,通过总量控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整体环保水平。

规范监测要求,确保排放达标

标准对电镀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等,确保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保障水环境质量。

强化监管,落实企业环保责任

标准明确了电镀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落实企业环保责任,推动企业加强环保管理。

DB44/1597-2015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电镀行业环保工作具有深远意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环保意识,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政府应加强监管,落实企业环保责任,推动电镀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环保与产业发展的和谐共生。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