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317-2022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5
《DB50/T 1317-2022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牛粪堆肥发酵技术的规范文件,它详细解读了牛粪堆肥发酵的原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该规范有助于提高牛粪资源化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有机肥料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牛粪作为一种宝贵的有机肥料资源,其堆肥发酵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对于提升肥料使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深远意义。《DB50/T 1317-2022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是我国针对牛粪堆肥发酵技术制定的关键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50/T 1317-2022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DB50/T 1317-2022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2022,2,现代化,第1张

DB50/T 1317-2022标准概述

《DB50/T 1317-2022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牛粪堆肥发酵技术,提升堆肥品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该标准涵盖了牛粪堆肥发酵的原料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与储存等多个方面。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解读

原料要求

DB50/T 1317-2022标准规定,牛粪堆肥发酵原料需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重金属污染的牛粪,含水率应控制在60%至70%,碳氮比在25至30之间,以保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活跃度。

工艺流程

牛粪堆肥发酵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堆肥发酵、翻堆、后熟等步骤:

  1. 原料预处理:将牛粪破碎、混合,确保原料均匀。
  2. 堆肥发酵:将预处理后的原料堆成特定形状,保持适宜的通风和水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至60℃之间,持续发酵7至10天。
  3. 翻堆:发酵过程中,每2至3天翻堆一次,以促进通风、散热和均匀发酵。
  4. 后熟:发酵结束后,将堆肥进行后熟处理,降低温度至常温,提升堆肥品质。

质量要求

DB50/T 1317-2022标准对牛粪堆肥发酵产品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pH值、有害物质含量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堆肥的肥效和安全性。

检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牛粪堆肥发酵产品的检验方法,包括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pH值、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等。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DB50/T 1317-2022标准对牛粪堆肥发酵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运输安全。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提高肥料利用率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牛粪的有机质含量和营养成分,使其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牛粪堆肥发酵过程中,有害物质得到分解,减少了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DB50/T 1317-2022标准对牛粪堆肥发酵产品的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了堆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50/T 1317-2022 牛粪堆肥发酵技术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牛粪堆肥发酵技术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牛粪堆肥发酵,以确保堆肥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标签: 202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