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330-2022,标准化推动丹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团体标准 605
《DB50/T 1330-2022 丹参种植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标准化推动丹参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规范种植技术,提高丹参品质,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丹参作为一味不可或缺的中药材,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丹参种植,提升丹参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DB50/T 1330-2022 丹参种植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丹参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助力丹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DB50/T 1330-2022,标准化推动丹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DB50/T 1330-2022,标准化推动丹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2,技术规程,第1张

《DB50/T 1330-2022 丹参种植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丹参种植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丹参种植流程,提升丹参产品的品质,推动丹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负责起草,于2022年正式对外发布。

规程主要内容

种植区域选择

丹参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适宜在排水畅通、土壤肥沃、pH值在6.0-7.5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种植,规程明确要求,种植区域应选择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

处理

丹参应选用优质品种,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消毒方法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

整地施肥

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种植密度

丹参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为1.5万-2.0万株。

栽植时间

丹参最佳栽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春季栽植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秋季栽植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

田间管理

  1. 水分管理:丹参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2. 除草:丹参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3. 施肥:丹参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一般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4. 病虫害防治:丹参易受病害和虫害侵袭,应加强病虫害防治,病害防治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虫害防治可采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

采收与加工

丹参采收时间一般在种植后的第2-3年,采收时,选择晴天,将丹参根挖出,去除杂质,洗净,晾干,即可加工成丹参药材。

《DB50/T 1330-2022 丹参种植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丹参种植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丹参种植者可以有效地提高丹参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推动丹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规程的实施也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