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800-2006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全面解析
《深入解读DB13/T 800-2006,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详解》全面解析了獭兔饲养的关键技术规程,包括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控等方面,为养殖者提供科学指导,确保獭兔健康养殖与高效产出。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獭兔作为肉兔养殖的重要品种,其饲养管理技术正日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高度关注,我国首个针对獭兔饲养管理的行业标准——《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13/T 800-2006)的颁布,对于提升獭兔养殖的效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关键要点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背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质鲜美、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的獭兔需求持续增长,为了规范獭兔的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效率,我国正式发布了《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旨在为獭兔养殖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獭兔品种选择
规程强调,在选择獭兔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肉质等关键特性,推荐优先选择我国自主培育的优质獭兔品种,如国产獭兔、新西兰獭兔等。
场地建设
獭兔饲养场地应选址于地势高燥、排水便利、通风良好的区域,场地建设需包括兔舍、运动场、饲料仓库等基础设施,并确保兔舍具备冬暖夏凉的特点,以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饲料配制
獭兔饲料需保证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口感良好,规程建议使用全价颗粒饲料,并根据獭兔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饲料配方,饲料原料应选择优质、新鲜、无污染的食材。
养殖管理
- 防疫:严格执行国家动物防疫法规,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的发生。
- 繁殖管理:根据獭兔的繁殖特性,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高繁殖效率。
-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新鲜、清洁,防止霉变,定时定量喂食,避免过量或不足。
- 环境控制:保持兔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期清理,确保兔舍卫生。
成兔管理
- 分群饲养:根据獭兔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分群饲养。
- 体重控制:定期测量獭兔体重,根据体重调整饲料配比,确保獭兔健康成长。
- 适时出栏: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提升养殖效益。
实施要点
- 提高认识:加强对养殖户的规程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规程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 技术培训: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升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 严格执行:确保规程的全面执行,保障獭兔养殖质量。
- 政策宣传: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养殖户走向科学养殖、绿色养殖的道路。
- 建立档案:建立健全獭兔养殖档案,为政策制定和养殖户提供数据支持。
《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獭兔养殖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遵循规程,将有效提升獭兔养殖效益,对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