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1/T 066-2005 规范,规模养羊场防疫技术规程,养殖安全保障宝典

团体标准 602
《DB1301/T 066-2005 规模养羊场防疫技术规程》为保障养殖安全提供关键指南,规范规模养羊场防疫管理,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养羊场在养殖领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养殖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养殖效益,降低疫病风险,我国特地制定了《DB1301/T 066-2005 规模养羊场防疫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规模养羊场提供专业的防疫技术指导。

《DB1301/T 066-2005 规模养羊场防疫技术规程》是我国针对规模养羊场防疫工作所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阐述了规模养羊场在疫病防控、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养殖场的防疫能力,保障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防疫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

疫病防控

  1. 疫病监测:规模养羊场需建立健全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羊群进行疫病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病蔓延。
  2. 疫苗接种:根据疫病流行态势和羊群免疫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羊群免疫率达标。
  3. 疫病处理:一旦发生疫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扑杀等紧急措施,阻断疫病传播途径。

生物安全

  1. 场区规划:合理规划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确保各区域相互隔离,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2. 人员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对进入场区的人员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入侵。
  3. 车辆管理:对进出场区的车辆进行消毒,避免病原体通过车辆传播。

饲养管理

  1.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来源安全,避免使用疫病污染的饲料,防止疫病通过饲料传播。
  2. 饮水管理:保证羊群饮用清洁、安全的水源,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消毒。
  3. 环境卫生: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减少疫病传播途径。

防疫设施

  1. 消毒设施:规模养羊场应配备消毒设施,如消毒池、喷雾器等,用于场区消毒、人员消毒、车辆消毒等。
  2. 隔离设施:建立隔离区,用于隔离病羊,防止疫病传播。
  3. 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备废弃物处理设施,如发酵池、病死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DB1301/T 066-2005 规模养羊场防疫技术规程》为我国规模养羊场提供了全面的防疫技术指导,规模养羊场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疫病防控、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升防疫水平,保障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规模养羊场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防疫措施,提高防疫效果,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规模养羊场的监管,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规模养羊场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严格执行《DB1301/T 066-2005 规模养羊场防疫技术规程》,我国规模养羊场将有效降低疫病风险,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