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525-2008规范解读,非发酵性豆制品安全新篇章
《DB64/525-2008非发酵性豆制品通用技术规范》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该规范详细规定了非发酵性豆制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确保豆制品质量与安全,为消费者带来放心食品,开启食品安全新篇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豆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发酵性豆制品作为豆制品家族的重要分支,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规范非发酵性豆制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我国制定了《非发酵性豆制品通用技术规范》(DB64/525-2008),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非发酵性豆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
《非发酵性豆制品通用技术规范》(DB64/525-2008)是我国豆制品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提升非发酵性豆制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该规范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于2008年正式发布实施。
适用范围
《非发酵性豆制品通用技术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非发酵性豆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检验和管理。
定义
规范中明确了非发酵性豆制品的定义:以大豆、绿豆、豌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过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成型、冷却、包装等工艺步骤制成的豆制品。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规范要求非发酵性豆制品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变质、发霉、有毒有害的原料。
- 加工工艺要求:规范对非发酵性豆制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成型、冷却、包装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 卫生要求:规范对非发酵性豆制品的卫生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生产场所、设备、工具、人员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 质量要求:规范对非发酵性豆制品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检验方法
规范规定了非发酵性豆制品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管理
规范明确了非发酵性豆制品的管理要求,包括生产企业的资质认定、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抽检、市场准入制度等。
规范实施意义
提高非发酵性豆制品质量安全水平
《非发酵性豆制品通用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非发酵性豆制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
规范行业秩序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非发酵性豆制品行业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产业升级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非发酵性豆制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豆制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非发酵性豆制品通用技术规范》(DB64/525-2008)是我国豆制品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对于提高非发酵性豆制品质量安全水平、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企业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该规范,为我国豆制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关注非发酵性豆制品的质量安全,共同维护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