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B14/T 2600-2022深度解读与应用
《DB14/T 2600-2022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规程,包括原料处理、接种、培养、出耳等环节,为黑木耳产业提供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模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黑木耳作为食用菌中的翘楚,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正式发布了DB14/T 2600-2022《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DB14/T 2600-2022《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市场管理局发布,旨在规范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该规程适用于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菌种选择、菌棒制作、接种、培养、出耳、采收、包装等关键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
菌种选择
规程强调,生产者应选择具有优良性状、抗病性强、出耳率高、产量稳定、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品质优良的菌种,要求菌种来源可靠,经过严格检验,确保菌种质量。
菌棒制作
规程对菌棒的原材料、配方、制作工艺、灭菌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生产者选用优质原料,合理搭配配方,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菌棒质量。
接种
规程要求接种操作严格,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工具需消毒,接种人员需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培养
规程对菌棒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规定,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生产者根据菌种特性,严格控制培养条件,确保菌棒正常生长。
出耳、采收
规程要求生产者根据黑木耳的生长特性,适时调整培养条件,促进黑木耳出耳,采收时选择晴天,避免雨后采收,确保黑木耳品质。
包装
规程对黑木耳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标识等进行了规定,要求生产者选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黑木耳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规程在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合理选择菌种、优化菌棒配方、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等。
提高产品质量
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确保黑木耳菌棒的质量,如选用优质原料、严格控制培养条件、规范采收等。
促进产业升级
规程的制定有助于推动黑木耳产业向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保障食品安全
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进行了严格规定,确保黑木耳菌棒的安全性和食用性。
DB14/T 2600-2022《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黑木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黑木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