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规程解析及实施案例

团体标准 602
本规程解读了DB36/T 1651-2022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包括操作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等,实践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提高青贮饲料品质,降低成本,提升甜玉米种植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甜玉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种植面积逐年攀升,为了提升甜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并延长其保鲜期限,袋装青贮技术应运而生,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36/T 1651-2022《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规程》为这一技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方法。

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规程解析及实施案例,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规程解析及实施案例,2,2022,现代化,第1张

DB36/T 1651-2022规程概述

DB36/T 1651-2022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旨在规范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的技术要求,确保青贮饲料的质量与安全,规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甜玉米苞叶与棒芯的袋装青贮生产、加工、储存及销售。
  2. 技术要求:详细规定了青贮原料的收割、处理、装袋、封口、储存等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3. 质量检验:明确了青贮饲料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
  4.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规定了青贮饲料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的具体要求。

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规程解读

收割与处理

甜玉米苞叶与棒芯的收割应在籽粒成熟后进行,此时养分含量较高,收割后,应立即晾晒,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后续处理。

装袋与封口

将晾晒后的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装入专用青贮袋中,每袋重量控制在20-30公斤,装袋过程中,保持原料均匀分布,避免过度压实,封口时,使用专用封口机进行密封,确保袋内氧气含量低,有利于厌氧发酵。

储存与运输

青贮袋在储存过程中,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运输过程中,避免光直射和高温,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

质量检验

青贮饲料的质量检验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感官指标涉及色泽、气味、质地等;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卫生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方法

选择合适的青贮原料

选择优质、新鲜的甜玉米苞叶与棒芯作为青贮原料,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

严格控制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是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关键因素,收割后,应及时晾晒,将水分含量控制在60%-70%之间。

优化装袋与封口工艺

合理设计装袋工艺,确保袋内原料均匀分布,选用优质的封口机,确保封口严密,防止氧气进入。

加强储存与运输管理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循规程要求,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

定期检测与维护

定期对青贮饲料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对储存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DB36/T 1651-2022《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规程》为甜玉米青贮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优化青贮工艺,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为我国甜玉米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20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