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650-2022 青饲玉米栽培与利用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3
《DB36/T 1650-2022 青饲玉米栽培利用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详细介绍了青饲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青饲玉米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青饲玉米作为关键饲料作物,其种植与利用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发布的DB36/T 1650-2022《青饲玉米栽培利用技术规程》作为指导青饲玉米生产的重要技术标准,为青饲玉米的种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将深入解读DB36/T 1650-2022规程,并探讨其在青饲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DB36/T 1650-2022 青饲玉米栽培与利用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DB36/T 1650-2022 青饲玉米栽培与利用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2,2022,现代化,第1张

DB36/T 1650-2022规程概述

DB36/T 1650-2022规程由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是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对青饲玉米的栽培技术、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青饲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青饲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依据DB36/T 1650-2022规程,青饲玉米品种应具备以下特性: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在实际种植中,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播种

青饲玉米播种通常在春末夏初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5-2.0公斤。

田间管理

  1. 施肥:青饲玉米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需求较高,应根据土壤肥力施足底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用磷钾肥。
  2. 水分管理:青饲玉米需水,但不宜积水,播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出苗,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生长状况,适时灌溉。
  3. 中耕除草:播种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青饲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蚜虫、纹枯病等,根据DB36/T 1650-2022规程,应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进行防治。

收获及利用

青饲玉米一般在拔节期至抽雄期收获,此时植株营养丰富,品质最佳,收获后,可根据需求加工成青贮饲料、干草等。

DB36/T 1650-2022规程在青饲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提高青饲玉米产量和品质

DB36/T 1650-2022规程明确了青饲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青饲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青饲玉米的推广种植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

规程中提到的栽培技术有助于降低青饲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推动畜牧业发展

青饲玉米作为优质饲料作物,其推广种植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DB36/T 1650-2022《青饲玉米栽培利用技术规程》为我国青饲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栽培,以提高青饲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推动畜牧业发展。

标签: 220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