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521-2022标准深度解析,孜然芹栽培技术规程全解
《DB65/T 4521-2022标准解读》详细介绍了孜然芹的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涵盖了孜然芹的种植环境、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孜然芹的产量和质量,为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标准化栽培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显现,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65/T 4521-2022《孜然芹栽培技术规程》标准,为孜然芹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孜然芹的栽培技术,推动孜然芹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背景
孜然芹,又称香菜、芫荽,属于伞形科香菜属植物,在我国,孜然芹分布广泛,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栽培技术规程,导致孜然芹种植过程中品种退化、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提高孜然芹的栽培水平,保障产品品质,我国制定了DB65/T 4521-2022《孜然芹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孜然芹的种植区域、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文件:
- GB/T 2763-2016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
- GB/T 8321.1-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总则
- NY/T 391-20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范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以下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定:
- 孜然芹:指香菜、芫荽等伞形科香菜属植物的统称。
- 播种:将孜然芹撒播或点播于土壤中。
-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 采收:指将成熟的孜然芹从土壤中取出。
种植区域
孜然芹适宜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地区种植,根据本标准,孜然芹的种植区域可分为以下几类:
- 北方地区:适宜在春季播种,秋季采收。
- 南方地区:适宜在秋季播种,冬季采收。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孜然芹品种,要求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播种技术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 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或点播,播种量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
- 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2-3厘米。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一般在播种前施足底肥,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肥。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孜然芹竞争养分。
-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
采收及加工
- 采收时间:一般在植株高度达到30-40厘米、叶片鲜绿时采收。
- 加工:将采收的孜然芹进行清洗、晾晒、切碎等加工处理。
标准实施与推广
DB65/T 4521-2022《孜然芹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孜然芹的栽培水平,保障产品品质,各级部门应积极推广该标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标准化栽培意识,促进孜然芹产业的健康发展。
DB65/T 4521-2022《孜然芹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孜然芹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农民朋友们应认真学习并遵循该标准,提高孜然芹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