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解析,DB6523/T 352-20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2
《DB6523/T 352-2023》详细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技术规程,该规程旨在规范样品采集、制备和保存过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规程涵盖样品采集方法、样品制备步骤、样品保存条件等内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国正式颁布了DB6523/T 352-202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全新解析,DB6523/T 352-20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技术规程,全新解析,DB6523/T 352-20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技术规程,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6523/T 352-202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的规范性文件,该规程对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制备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样品采集

采样地点选择:根据监测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样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未受到污染;
  3. 采样点分布合理,能全面反映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采样时间选择:根据监测目标和农产品生长周期,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采样时间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采样时间应与农产品收获期相吻合;
  2. 采样时间应避开农产品生长的关键时期,如病虫害防治期、施肥期等;
  3. 采样时间应确保样品的新鲜度。

采样方法:根据样品类型和监测指标,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常见的采样方法包括:

  1. 随机采样:在采样点内随机选择样品;
  2. 分层采样:根据农产品生长周期、品种、产地等因素,将采样点划分为若干层次,逐层采样;
  3. 定点采样:在采样点内选择特定位置进行采样。

样品保存

  1. 采样容器:选用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材质,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容器内壁应光滑,无凹凸不平,防止样品污染。
  2. 采样环境: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样品在采样过程中受到污染。
  3. 采样后样品处理:立即将样品放入采样容器中,密封保存,根据样品类型和监测指标,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冻等。

样品运输

  1. 运输工具:具备防尘、防潮、防震等功能,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2. 运输环境: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3. 运输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暴露时间。

样品制备

  1. 样品预处理:根据监测指标,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洗涤、破碎、混合等。
  2. 样品均质化:将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确保样品中各成分的均匀分布。
  3. 样品制备方法:根据监测指标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如重量法、体积法等。

DB6523/T 352-202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技术规程》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相关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