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997.2-2023 黄精生产技术规程解析,多花黄精种植关键要点
《DB42/T 1997.2-2023 中药材黄精生产技术规程详解》详细介绍了黄精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针对多花黄精,规程重点剖析了其种植技术要点,以确保黄精品质和产量。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日益受到重视,DB42/T 1997.2-2023《中药材黄精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我国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第2部分专门针对多花黄精的种植技术进行了详尽规定,本文将围绕该规程,对多花黄精的种植技术进行深入解析。
DB42/T 1997.2-2023《中药材黄精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多花黄精种植技术,旨在规范多花黄精的种植流程,提升黄精的产量与品质,确保中药材市场的稳定供应,该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由其归口管理,于2023年正式发布并实施。
多花黄精种植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pH值在5.5-7.0之间的地块进行种植,以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
- 整地:深翻土地,深度约30厘米,将土壤细碎,平整土地,以利于根系生长。
处理
- 选择优质种苗:选用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种苗。
- 消毒处理:将种苗浸泡在50℃的温水中,持续消毒30分钟,捞出晾干。
播种与栽植
- 播种:播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进行播种。
- 栽植:栽植深度以种苗顶部与土壤表面持平为宜。
田间管理
- 施肥:在播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如牛粪、鸡粪等,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追施氮、磷、钾肥。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干旱季节应适时灌溉。
-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黄精竞争养分。
-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采收与加工
- 采收:多花黄精的采收期为秋季,当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地下块茎成熟时进行采收。
- 加工:将采收的黄精洗净、晾干,去除杂质,进行切片、晒干等加工处理。
DB42/T 1997.2-2023《中药材黄精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多花黄精种植技术,为我国多花黄精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遵循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黄精的产量与品质,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种植者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确保多花黄精种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