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716-2023,舍饲羊小反刍兽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发布,推动中国羊业健康升级

团体标准 604
《DB21/T 3716-2023 舍饲羊小反刍兽疫发生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是我国羊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有效预防小反刍兽疫,保障我国羊业稳定。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羊作为兼具肉、乳、毛、皮等多重用途的关键动物,其养殖规模逐年攀升,小反刍兽疫(简称小反兽疫)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致死率高的疾病,对舍饲羊养殖业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反兽疫的发生与传播,我国正式出台了《DB21/T 3716-2023 舍饲羊小反刍兽疫发生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探讨《规范》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DB21/T 3716-2023,舍饲羊小反刍兽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发布,推动中国羊业健康升级,DB21/T 3716-2023,舍饲羊小反刍兽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发布,推动中国羊业健康升级,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规范》的背景

小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简称PPr)是由小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简称PPRV)引发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袭羊、山羊、小羚羊等小反刍动物,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我国羊养殖业迅猛发展,小反兽疫疫情频发,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促进我国羊业的健康发展,有效防控小反兽疫,制定《规范》显得尤为必要。

《规范》的内容

《规范》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舍饲羊小反兽疫发生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规范中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小反兽疫、风险评估等相关术语的定义。
  4.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了舍饲羊小反兽疫发生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等级、风险评估结果等。
  5. 风险评估程序:规定了舍饲羊小反兽疫发生风险评估的具体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
  6. 风险控制措施:提出了针对不同风险评估等级的舍饲羊小反兽疫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措施、监测措施等。
  7. 附则:明确了本规范的解释权、实施日期等。

《规范》的实施意义

  1. 提升我国羊业健康发展水平:通过实施《规范》,有助于我国羊业实现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降低小反兽疫等疫病的传播风险。
  2. 保障养殖业经济效益: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反兽疫,降低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小反兽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通过实施《规范》,有助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降低疫病对人类的潜在威胁。
  4. 促进贸易:实施《规范》有助于提高我国羊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竞争力,促进贸易发展。

《DB21/T 3716-2023 舍饲羊小反刍兽疫发生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羊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风险意识,确保《规范》得到有效实施,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为我国羊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