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718-2022 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实践

团体标准 603
《DB36/T 1718-2022 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管理等环节,本规程旨在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为我国草地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天然草地的保护与优化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优质牧草的代表,多花黑麦草以其生长迅速、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等显著特点,在天然草地的改良与补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规范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的技术操作,我国正式发布了DB36/T 1718-2022《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B36/T 1718-2022 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实践,DB36/T 1718-2022 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实践,2,2022,现代化,第1张

DB36/T 1718-2022《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相关技术操作,提升草地改良成效,推动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规程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各地天然草地中多花黑麦草的补播改良,涵盖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草地。

技术要求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草地进行补播改良,整地前需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草地平整。
  2. 选择与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多花黑麦草,播种前进行消毒、发芽试验,确保种子质量。
  3.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播种效果较好,播种期为3月至5月。
  4.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量根据草地类型和土壤肥力确定,条播行距为20-30厘米,撒播需均匀。
  5. 施肥与灌溉:播种后及时施肥,一般每亩施用纯氮肥5-10公斤,根据草地生长情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6. 病虫害防治:加强草地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草地管理

  1. 刈割:根据草地生长情况和牧草需求,适时刈割,刈割高度以保留草丛高度的一半为宜。
  2. 施肥:刈割后根据草地肥力情况,适量施肥,促进草地恢复生长。
  3. 杂草防治:定期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多花黑麦草竞争养分。

规程应用的重要性

  1. 提升草地生产力: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能有效提高草地生产力,增加牧草产量。
  2. 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多花黑麦草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点,可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抗逆性。
  3. 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范的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技术,有助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国草地资源的稳定供应。

DB36/T 1718-2022《多花黑麦草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天然草地改良效果、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草地改良效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20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