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米豆腐生产规范解读,DBS52/030-2017食品安全标准保障
《DBS52/030-2017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针对贵州米豆腐生产规范,强调食品安全保障,标准从原料选购、加工工艺、卫生条件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DBS52/030-2017《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米豆腐》作为贵州省的地方标准,对贵州米豆腐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旨在提高贵州米豆腐的品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DBS52/030-2017标准概述
2017年发布的DBS52/030-2017《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米豆腐》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所有生产、加工、销售、使用贵州米豆腐的单位和个人,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贵州米豆腐的生产原料、加工工艺、卫生要求、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从源头上确保贵州米豆腐的质量安全。
贵州米豆腐生产规范
生产原料
贵州米豆腐的生产原料必须选用优质大米,要求大米无霉变、无污染、无虫蛀,大米需经过筛选、去杂、浸泡、磨浆等工序,确保原料的纯净度。
加工工艺
贵州米豆腐的加工工艺包括磨浆、煮浆、凝固、切块、浸泡、冷却等环节,在加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时间、酸碱度等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卫生要求
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生产设备、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生产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包装标识
贵州米豆腐的包装应使用食品级材料,包装袋应密封良好,防止污染,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追溯。
标准实施与措施
标准实施
贵州省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DBS52/030-2017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生产、加工、销售、使用贵州米豆腐的单位和个人对标准的认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措施
食品安全部门应定期对贵州米豆腐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依法进行查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问题产品能够及时召回。
DBS52/030-2017《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米豆腐》的发布与实施,为贵州米豆腐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这有助于提升贵州米豆腐的品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贵州省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