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体粉条新标准DB15/T 3009-2023,原料产地环境严格把控解析
本标准DB15/T 3009-2023针对俄体粉条的生产,严格规定了原料薯的产地环境要求,确保粉条品质,详细解读了产地环境对粉条生产的重要性,为行业提供指导。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人们对食品原料的产地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众多传统特色食品中,俄体粉条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确保俄体粉条的品质与安全,规范原料薯的产地环境要求,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009-2023《俄体粉条》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俄体粉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标准背景
俄体粉条,亦称俄体土豆粉条,源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俄体镇,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因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卓越的品质,俄体粉条已成为北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食品,在俄体粉条的生产过程中,原料薯的产地环境对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国制定了DB15/T 3009-2023《俄体粉条》标准,旨在提高俄体粉条的品质与安全。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俄体粉条原料薯的产地环境要求,适用于俄体粉条生产过程中原料薯的种植、收获、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产地环境要求
- 地理位置:原料薯产地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气候适宜,无严重污染。
- 土壤条件: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pH值在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
- 灌溉水源:灌溉水源应来自清洁、无污染的河流、湖泊或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病虫害防治:产地应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确保原料薯的品质与安全。
- 收获与储存:原料薯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储存,避免受潮、霉变。
原料薯质量要求
- 品种:应选用适宜当地种植、品质优良的薯种。
- 外观:原料薯应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色泽鲜亮。
- 内在品质:原料薯应具有较好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加工性能。
标准实施与监督
- 实施主体:各级农业、食品药品部门负责本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 措施:加强对原料薯产地环境的监测,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地进行整改;对违反标准规定的生产者、经营者依法进行查处。
DB15/T 3009-2023《俄体粉条》标准的发布,为俄体粉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俄体粉条的品质与安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特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