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分类标准DB4501/T 2-2022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4
《DB4501/T 2-2022》预制菜分类标准对预制菜进行详细分类,明确产品定义、分类体系、质量要求等,标准旨在规范预制菜市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预制菜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食品形式,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了规范预制菜市场,提升预制菜产品质量,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DB4501/T 2-2022《预制菜分类》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预制菜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预制菜分类标准DB4501/T 2-2022深度解读,预制菜分类标准DB4501/T 2-2022深度解读,2,2022,食品安全,第1张

标准背景

预制菜,顾名思义,是指经过加工、包装、冷冻或冷藏等工艺处理,可直接食用或经过简单烹饪即可食用的菜肴,近年来,预制菜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标准不统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DB4501/T 2-2022《预制菜分类》标准。

预制菜的定义

根据DB4501/T 2-2022标准,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为原料,经过加工、包装、冷冻或冷藏等工艺处理,可直接食用或经过简单烹饪即可食用的菜肴。

预制菜分类

DB4501/T 2-2022标准将预制菜分为以下五大类:

  1. 即食预制菜:无需烹饪,可直接食用的预制菜,如速冻水饺、速冻汤圆等。
  2. 即热预制菜:需加热后才能食用的预制菜,如速冻火锅料、速冻饺子等。
  3. 即烹预制菜:需经过简单烹饪后才能食用的预制菜,如速冻面条、速冻豆腐等。
  4. 即配预制菜:需与调料、配料等搭配后才能食用的预制菜,如速冻包子、速冻馒头等。
  5. 即调预制菜:需经过调味后才能食用的预制菜,如速冻火锅底料、速冻调味包等。

预制菜质量要求

DB4501/T 2-2022标准对预制菜的质量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原料要求:预制菜原料应新鲜、无污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加工工艺要求:预制菜加工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3. 包装要求:预制菜包装应完好、无破损,防止食品污染。
  4. 标签要求:预制菜标签应清晰、完整,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4501/T 2-2022《预制菜分类》标准的实施,对我国预制菜行业具有以下意义:

  1. 规范市场秩序,提高预制菜产品质量。
  2. 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
  3. 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企业竞争力。
  4. 增强我国预制菜在市场的竞争力。

DB4501/T 2-2022《预制菜分类》标准的发布,为我国预制菜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该标准的实施,预制菜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预制菜产品。

标签: 22022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