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植物线虫监测规范DB31/T 1379-2022,守护生态安全的坚实防线

团体标准 607
《DB31/T 1379-2022 林业植物线虫监测规范》发布,旨在通过规范监测程序,有效防控林业植物线虫病害,保障林业生态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我国林业生态系统中林业植物线虫病害问题日益凸显,对林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林业植物线虫病害,确保林业生态安全,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DB31/T 1379-2022 林业植物线虫监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围绕《规范》的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林业植物线虫监测规范DB31/T 1379-2022,守护生态安全的坚实防线,林业植物线虫监测规范DB31/T 1379-2022,守护生态安全的坚实防线,2,2022,DB31,第1张

背景

林业植物线虫病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毁灭性的病害,主要侵害林木、果树、花卉等植物,近年来,我国林业植物线虫病害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加强林业植物线虫病害的监测和防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

《规范》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

  1. 范围:明确了林业植物线虫监测的适用范围,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区域、监测方法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与林业植物线虫监测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为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林业植物线虫监测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 监测方法:详细介绍了林业植物线虫监测的方法,包括样地选择、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技术等。
  5. 监测结果处理:规定了监测结果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等。

实施意义

  1. 保障林业生态安全:通过实施《规范》,可以及时发现、控制和消除林业植物线虫病害,降低病害发生风险,保障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有效防控林业植物线虫病害,有助于提高林木、果树、花卉等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增加林业经济效益。
  3.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植物线虫病害的监测和防控,有助于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4. 加强合作与交流:我国林业植物线虫监测规范的制定,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我国林业植物线虫病害防控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DB31/T 1379-2022 林业植物线虫监测规范》的发布实施,为我国林业植物线虫病害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林业部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加强林业植物线虫病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为我国林业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2022DB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