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菜宝典,DB43/T 1572.15-2018标准解析之大观豆腐篇

团体标准 603
宝庆菜探寻精髓,DB43/T 1572.15-2018标准第15部分聚焦大观豆腐,此标准规范了大观豆腐的制作工艺,确保传统美味得以传承,提升地方特色美食品质。

宝庆菜,作为湖南省邵阳市的传统文化代表,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广大食客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传统美食的热情日益高涨,宝庆菜逐渐走出湖南,迈向更广阔的舞台,在此背景下,DB43/T 1572.15-2018《宝庆菜》标准的出台,对宝庆菜的制作工艺、原料选择、调味品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规范,第15部分——《大观豆腐》作为宝庆菜中的一道经典名菜,其制作技艺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解读DB43/T 1572.15-2018标准下的第15部分——大观豆腐。

宝庆菜宝典,DB43/T 1572.15-2018标准解析之大观豆腐篇,宝庆菜宝典,DB43/T 1572.15-2018标准解析之大观豆腐篇,2018,第1张

大观豆腐的历史传承

大观豆腐起源于邵阳市邵东县大观镇,拥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其创始人李大观先生凭借多年实践,研制出一种口感细腻、营养均衡、风味独特的豆腐,后来大观豆腐逐渐成为宝庆菜系中的一道传统名菜。

DB43/T 1572.15-2018标准下的《大观豆腐》

原料选择

依据DB43/T 1572.15-2018标准,大观豆腐的原料需选用优质黄豆,要求黄豆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浸泡黄豆时,水温应控制在20℃左右,浸泡时间为8-10小时。

磨浆工艺

磨浆环节是制作大观豆腐的关键,标准规定,磨浆应使用石磨,以保持豆浆的口感和营养成分,磨浆过程中,需不断调整磨盘与磨棍的距离,确保豆浆浓度适中。

煮浆工艺

煮浆是豆腐制作的重要步骤,根据标准,煮浆时水温应维持在85℃左右,直至豆浆表面出现稳定的泡沫,煮浆过程中,需持续搅拌,以防豆浆糊底。

点浆工艺

点浆环节直接影响豆腐的口感,标准建议使用石膏粉或卤水作为凝固剂,将凝固剂均匀撒入豆浆中,搅拌均匀,待豆浆凝固成豆腐脑。

成型工艺

成型是豆腐制作的最后一步,标准规定,应使用木制压板将豆腐脑倒入模具中,用压板压紧,使豆腐更加紧实,通常需时2-3小时。

成品检验

根据标准,合格的大观豆腐应色泽洁白、质地细腻、口感滑嫩、无异味,只有通过检验合格的成品,才能上市销售。

大观豆腐的营养价值

大观豆腐富含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常食大观豆腐,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DB43/T 1572.15-2018标准下的《大观豆腐》为这道经典名菜提供了规范化的制作指南,遵循这一标准,我们不仅能品尝到正宗的大观豆腐,还能感受到宝庆菜的独到魅力,大观豆腐的营养价值也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关注并呵护自己的健康。

标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