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750-2023 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

团体标准 604
《DB14/T 2750-2023 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为我国马铃薯与冬小麦复播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解析了该规程的应用方法与要点,旨在提高马铃薯与冬小麦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马铃薯与冬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发布的DB14/T 2750-2023《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问世,为马铃薯与冬小麦的复播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和实用的操作指南,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DB14/T 2750-2023 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DB14/T 2750-2023 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14/T 2750-2023规程是在总结我国马铃薯和冬小麦栽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农业技术精华,精心制定的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马铃薯与冬小麦复播种植模式,旨在通过提高马铃薯和冬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要点解析

土壤准备

  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类型和种植习惯,挑选适宜的马铃薯和冬小麦品种。
  2. 土壤改良:深翻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提升土壤肥力。
  3. 底肥施用:施用充足的底肥,包括有机肥和氮、磷、钾等无机肥,确保作物生长所需养分。

马铃薯种植

  1. 播种时间: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
  2. 播种密度:每亩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深度为5-8厘米。

冬小麦种植

  1. 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
  2. 播种密度:每亩种植密度为25-30万株。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深度为3-5厘米。

水肥管理

  1. 水分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2. 施肥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病虫害防治

  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虫品种。
  2.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降低病虫害发生。
  3. 农药使用:合理使用农药,防止病虫害蔓延。

收获与加工

  1. 马铃薯收获:一般在翌年5月底至6月初。
  2. 冬小麦收获:一般在翌年6月底至7月初。
  3. 加工处理:根据市场需求,对马铃薯和冬小麦进行加工处理。

规程应用与效果

实施DB14/T 2750-2023规程,可带来以下效果:

  1. 提高产量: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品种选择,马铃薯和冬小麦的产量可提高10%-20%。
  2. 改善品质: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马铃薯和冬小麦的品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优化种植结构:马铃薯与冬小麦复播的种植模式,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DB14/T 2750-2023《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马铃薯与冬小麦的复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操作指南,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实现马铃薯和冬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