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751-2023标准解析,引领大蒜生产技术新纪元
《DB14/T 2751-2023》大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大蒜产业标准化迈上新台阶,新标准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提升大蒜产量与品质,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大蒜,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使其备受瞩目,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大蒜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了规范大蒜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2751-2023《大蒜生产技术规程》这一标准,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标准,为广大的大蒜种植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DB14/T 2751-2023《大蒜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大蒜生产的技术规程标准,由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精心起草,并于2023年正式问世,该标准全面规定了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与贮藏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大蒜的生产水平,确保大蒜产品的优质安全。
标准核心内容解析
产地环境
该标准对大蒜生产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强调产地应无农药、重金属等污染,具体到土壤有机质、pH值、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均有明确的限制标准。
品种选择
标准推荐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蒜品种,并对品种的抗病性、产量、品质等特性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种植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最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播种技术
针对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等关键环节,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播种时间应选择在大蒜生长的最佳季节,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穴播等多种形式。
田间管理
标准对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环节提出了详细要求,施肥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大蒜生长阶段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浇水需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需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病虫害防治
针对大蒜的主要病虫害,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收获与贮藏
标准对大蒜的收获时间、收获方法、贮藏条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收获时间需根据大蒜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收获方法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贮藏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预防病害的发生。
标准实施与推广
DB14/T 2751-2023《大蒜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将为提高大蒜生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各级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种植者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标准落到实处。
DB14/T 2751-2023《大蒜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大蒜生产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标准为大蒜种植者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相信在广大种植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