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390-2011,肉兔生产技术规范,引领肉兔产业标准化发展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2
《DB50/T 390-2011 肉兔生产技术规范》发布,标志着肉兔产业标准化建设迈入新阶段,为推动行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肉兔产业作为畜牧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迎来了质的飞跃,2011年颁布的DB50/T 390-2011《肉兔生产技术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肉兔生产技术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历史高度,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的内容、实施意义及推广效果,旨在为肉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DB50/T 390-2011,肉兔生产技术规范,引领肉兔产业标准化发展新纪元,DB50/T 390-2011,肉兔生产技术规范,引领肉兔产业标准化发展新纪元,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50/T 390-2011规范内容

DB50/T 390-2011《肉兔生产技术规范》是由湖北省畜牧兽医局主导,联合业界专家共同编制的地方标准,该规范涵盖了肉兔产业从养殖到产品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

  1. 兔舍建设:详细规定了兔舍的设计、建设、维修及改造标准,明确了通风、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为肉兔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 兔种选育:明确了肉兔品种的选择、繁殖、育种、淘汰等环节的技术要求,确保肉兔品种的优良性能,提升养殖效益。
  3. 养殖管理:规范了饲料配制、饲料喂养、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提高肉兔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疫病防控:严格规范了疫病监测、预防、控制和扑灭等环节的技术要求,确保肉兔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稳定。
  5. 产品质量:规定了肉兔产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重量、肉质等指标,保障消费者权益,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实施意义

DB50/T 390-2011的实施,对肉兔产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肉兔生产效率:规范了肉兔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保障肉兔产品质量:规范了肉兔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3. 促进肉兔产业标准化发展:为肉兔产业提供了技术标准,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4. 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规范了养殖户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推广效果

DB50/T 390-2011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提高养殖户技术水平:使养殖户对肉兔生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优化产业结构:规范了肉兔生产技术,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肉兔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肉兔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
  4. 提升我国肉兔产业地位:DB50/T 390-2011的推广,有助于提升我国肉兔产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我国肉兔产业的地位。

DB50/T 390-2011《肉兔生产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肉兔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推广该规范,不断提高肉兔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为我国肉兔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