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308-2023 种公猪饲养管理规范解析及实操指导

团体标准 603
《DB50/T 308-2023 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解读了种公猪饲养管理的各项技术要求,包括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管理等方面,本文结合实际应用,探讨了规范在种公猪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种公猪繁殖性能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种公猪在生猪繁殖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生猪的繁殖率和肉质品质,DB50/T 308-2023《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的出台,不仅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用的操作指南,而且对于提升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DB50/T 308-2023 种公猪饲养管理规范解析及实操指导,DB50/T 308-2023 种公猪饲养管理规范解析及实操指导,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DB50/T 308-2023《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种公猪饲养管理的省级地方标准,DB50/T 308-2023旨在通过规范化的饲养管理,全面提升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该规范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1. 种公猪的选择与引进:强调引进种公猪需具备优异的遗传品质、卓越的繁殖性能和良好的健康状况。
  2. 种公猪的饲养环境:要求猪舍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以确保种公猪的健康成长。
  3. 种公猪的饲料营养:根据种公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需求,科学配置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4. 种公猪的繁殖管理: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提高繁殖效率和受胎率。
  5. 种公猪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和预防,保障种公猪的健康。

DB50/T 308-2023 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的应用实践

种公猪的选择与引进

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考虑种公猪的遗传背景、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挑选遗传品质优良的个体进行引进,关注种公猪的适应性,确保其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

种公猪的饲养环境

为提升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必须确保饲养环境的适宜性,具体措施包括:

  • 保持猪舍温度在18-25℃之间,湿度在60%-70%之间。
  • 确保猪舍通风良好,空气质量达标。
  • 定期清洁猪舍,保持环境卫生。

种公猪的饲料营养

根据种公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需求,科学配置饲料,具体措施如下:

  • 幼年种公猪:以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为主。
  • 成年种公猪:以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的饲料为主。
  • 繁殖期种公猪: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种公猪的繁殖管理

  • 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确保繁殖效率和受胎率。
  • 定期对种公猪进行品质检测,确保其质量。
  • 加强种公猪的技术培训,提高配种成功率。

种公猪的健康管理

  • 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 加强种公猪的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 定期进行驱虫,预防虫病。

DB50/T 308-2023《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