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2120-2005标准指导下的无公害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实施保障
遵循DB65/T 2120-2005标准,确保无公害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得到有效执行,旨在规范核桃种植过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成为了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核桃,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坚果,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保障核桃产品的质量安全,规范核桃生产技术,我国正式出台了DB65/T 2120-2005《无公害食品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深入探讨无公害核桃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要点。
DB65/T 2120-2005《无公害食品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核桃生产的无公害食品标准,自2005年发布实施以来,该标准对无公害核桃生产的产地环境、苗木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以及贮存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从源头上确保核桃产品的质量安全。
产地环境要求
-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核桃生长适宜海拔300-2000米的山区,需光照充足、温差适中、雨量适宜。
- 土壤条件:核桃偏好微酸性土壤,pH值宜在5.5-6.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1%以上。
- 环境质量:产地的大气、土壤、水质等环境质量需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与苗木要求
- 苗木选择:选用优质、无病虫害的核桃,确保发芽率和出苗率。
- 苗木质量: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确保苗木的苗高、地径、冠幅等指标符合规定。
栽培管理要求
- 栽植密度: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确定栽植密度,一般行距为3-4米,株距为2-3米。
- 土壤管理:实行深耕松土,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水分管理:根据核桃生长需求,适时灌溉,避免水渍和干旱。
- 施肥管理:根据核桃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核桃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病虫害防治要求
-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
- 物理防治:利用天敌、害虫素等物理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
-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合理选用化学农药,确保防治效果。
采收与加工要求
- 采收时间:核桃成熟期为9-10月,采收时应选择晴天,避免果实损伤。
- 加工方法: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对核桃进行去壳、分级、包装等加工。
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 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核桃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 运输:选择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确保核桃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 贮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贮存核桃,避免受潮、霉变。
DB65/T 2120-2005《无公害食品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无公害核桃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应严格执行该标准,加强核桃生产管理,提升核桃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核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