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2767-2007 无公害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DB65/T 2767-2007 无公害农产品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详解》详细介绍了无公害双孢菇的生产技术,包括菌种选择、培养基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确保双孢菇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亦日益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公害农产品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双孢菇,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在市场上需求旺盛,本文将深入解析《DB65/T 2767-2007 无公害农产品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旨在为我国双孢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DB65/T 2767-2007 无公害农产品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该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双孢菇生产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双孢菇产品安全、优质、无污染,它全面覆盖了双孢菇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场地选择、原料处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包装等。
场地选择
- 区域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区域,远离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水排放区及垃圾填埋场等。
- 土壤条件: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1.5%,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
- 水源要求:水质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确保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
原料处理
- 原料选择:选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优质双孢菇菌种。
- 原料消毒:在无菌环境下对菌种进行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
- 原料处理:对原料进行预发酵处理,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提升营养成分。
栽培技术
- 菌袋制作:按照规程要求,将菌种与培养料充分混合,装袋、灭菌、冷却。
- 菌袋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接种到菌袋中。
- 菌袋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中培养,直至菌丝长满袋体。
- 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袋体后,进行出菇管理,包括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
病虫害防治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国家农药使用标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 物理防治:采用遮网、防虫网等物理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侵入。
产品包装
- 包装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 包装方式:根据产品特性,采用适宜的包装方式,保证产品新鲜、卫生。
- 包装标识: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DB65/T 2767-2007 无公害农产品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双孢菇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遵循该规程,可以实现双孢菇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为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