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DB13/T 5682-2023标准解读,雨养旱作春谷栽培技术规程新规

团体标准 602
新标准DB13/T 5682-2023解读,聚焦季节性休耕区雨养旱作春谷栽培技术,旨在提升春谷产量与品质,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我国近年来在农业技术规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最新发布的DB13/T 5682-2023《季节性休耕区雨养旱作春谷栽培技术规程》便是其中的重要成果,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3年DB13/T 5682-2023标准解读,雨养旱作春谷栽培技术规程新规,2023年DB13/T 5682-2023标准解读,雨养旱作春谷栽培技术规程新规,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规程背景

该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季节性休耕区雨养旱作春谷的栽培技术,旨在提升春谷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季节性休耕区,尤其在雨养旱作条件下,对春谷的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适用范围

DB13/T 5682-2023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季节性休耕区,特别是在雨养旱作条件下春谷的栽培。

栽培季节

春谷的栽培季节宜选择在春季,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春谷播种时间在3月底至4月初。

土壤选择与处理

春谷适宜在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以提升土壤透气性,要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播种技术

春谷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每亩播种量在5-7公斤,播种深度为2-3厘米,播种后要及时,确保与土壤紧密接触。

水分管理

春谷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至出苗前,需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发芽,出苗后,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春谷生长后期,应适当控制水分,以防病害发生。

肥料施用

春谷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可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追肥可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

病虫害防治

春谷生长期间,应注意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病、蚜虫等,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收获与贮藏

春谷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获后,应晾晒至水分适宜,再进行贮藏,贮藏期间,要注意通风、防潮、防鼠害。

规程实施意义

DB13/T 5682-2023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春谷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的推广也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DB13/T 5682-2023《季节性休耕区雨养旱作春谷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北方地区季节性休耕区雨养旱作春谷的栽培提供了有力指导,农业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遵循规程,提高春谷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