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防治规程DB15/T 3104-2023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4
《DB15/T 3104-2023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调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一文详细解读了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的调查技术规程,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规程包括害虫种类识别、调查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旨在有效防治害虫,保障苹果产量与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果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塞外红苹果,作为我国北方颇具代表性的果树品种,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有效防治塞外红苹果的主要害虫,提升果实品质,保障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最新颁布了《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调查技术规程》(DB15/T 3104-2023),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防治规程DB15/T 3104-2023解读与应用,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防治规程DB15/T 3104-2023解读与应用,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调查技术规程》(DB15/T 3104-2023)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调查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的调查方法、调查时间、调查样方设置、调查记录等内容,旨在为果树生产者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化的害虫调查技术。

规程主要内容

调查对象

规程明确了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的调查对象,包括苹果红蜘蛛、苹果卷叶蛾、苹果食心虫、苹果轮纹病等。

调查方法

规程规定了以下几种调查方法:

  1. 目测调查:通过观察树冠、枝叶、果实等部位,初步判断害虫发生情况。
  2. 样方调查:在果园内设置调查样方,按照规定方法进行调查,统计害虫发生数量。
  3. 田间调查:在果树生长期间,定期对果园进行,了解害虫发生动态。

调查时间

规程要求在苹果树生长期间,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害虫调查,具体调查时间如下:

  1. 萌芽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2. 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
  3. 幼果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
  4. 果实膨大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
  5. 果实成熟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

调查样方设置

规程要求在果园内设置调查样方,样方面积为20平方米,样方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随机抽样:在果园内随机选择调查样方。
  2. 代表性:样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果园的害虫发生情况。
  3. 连续性:调查样方应连续设置,以便分析害虫发生动态。

调查记录

规程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调查时间、地点、调查方法、害虫种类、发生数量、防治措施等。

规程应用注意事项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果树生产者应充分认识害虫调查的重要性,了解规程内容,提高防治意识。

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在害虫调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要结合果园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调查方法。

加强数据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害虫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加强监测,及时防治

在害虫发生初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防止害虫蔓延。

《塞外红苹果主要害虫调查技术规程》(DB15/T 3104-2023)为我国塞外红苹果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害虫调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果树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害虫调查与防治,确保果实品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