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马蓝栽培技术规程DB35/T 2118-2023深度解读与应用
《DB35/T 2118-2023 马蓝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马蓝的栽培技术,详细阐述了马蓝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马蓝产业提供科学依据,规程解读与应用有助于提高马蓝产量和质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药材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马蓝作为一类重要的中药材,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马蓝的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马蓝栽培技术规程》(DB35/T 2118-2023),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马蓝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马蓝栽培技术规程》(DB35/T 2118-2023)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马蓝栽培的技术规范,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马蓝的栽培区域、品种选择、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环节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马蓝栽培的标准化程度,确保中药材的品质。
规程的主要内容
栽培区域
马蓝适应性广泛,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规程明确指出,马蓝栽培区域应选择海拔1000-2000米,年均气温15-25℃,无霜期超过180天的地区。
品种选择
马蓝品种众多,规程推荐选用适应性、产量和品质俱佳的品种,如云南马蓝、广西马蓝等。
处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具体操作为: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捞出晾干。
播种
播种时间宜选在春季或秋季,土壤墒情适宜,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量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生长期间可追施复合肥或有机肥。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旱及时浇水。
- 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养分竞争。
病虫害防治
马蓝常见病虫害包括叶斑病、根腐病、蚜虫等,规程要求采取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
采收和加工
马蓝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叶片变绿、花蕾开始开放时进行,采收后,及时晾晒或烘干,进行加工。
规程的实际应用
提高马蓝栽培的标准化水平
《马蓝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马蓝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通过规程的实施,降低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安全隐患,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
促进农民增收
马蓝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马蓝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马蓝栽培水平、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确保马蓝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