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22/013-2013解读,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

团体标准 602
本标准解读了DBS22/013-2013,介绍了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众多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等有害物质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物质是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雌激素活性,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对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检测,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DBS22/013-2013解读,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DBS22/013-2013解读,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我国首个针对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DBS22/013-2013)的出台,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标准背景

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是真菌在谷物、饲料、饮料等植物源性食品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雌激素活性,可能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DBS22/013-2013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谷物、饲料、饮料等植物源性食品的检测。
  2. 检测方法:本标准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等优点。
  3. 仪器设备:本标准规定了检测过程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液相色谱仪、质谱仪、样品前处理设备等。
  4. 试剂和材料:本标准规定了检测过程中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标准品、内标、溶剂等。
  5. 样品前处理:本标准规定了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包括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
  6. 检测方法步骤:本标准详细介绍了LC-MS/MS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操作、数据分析等。
  7. 结果计算:本标准规定了检测结果计算方法,包括定量计算和精密度计算等。

标准实施与注意事项

  1. 标准实施:DBS22/013-2013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相关企业和检验机构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 注意事项
    • 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注意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 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材料,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

DBS22/013-201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赤霉烯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相关企业和检验机构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为食品安全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