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776-2023,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滨海农业绿色发展

团体标准 602
《DB13/T 5776-2023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促进滨海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为滨海地区水稻种植提供科学指导,保障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滨海盐碱地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愈发受到广泛关注,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农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滨海盐碱地土壤的盐分含量高,pH值偏碱性,这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提升滨海盐碱地水稻的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正式颁布了《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776-2023),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深入探讨滨海盐碱地水稻的栽培技术。

DB13/T 5776-2023,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滨海农业绿色发展,DB13/T 5776-2023,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滨海农业绿色发展,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776-2023)是根据滨海盐碱地水稻种植的特点,结合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科研成果,制定的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技术指导文件,该规程适用于滨海盐碱地的水稻种植,旨在提升水稻产量,降低土壤盐分,优化土壤环境,促进滨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选育抗盐碱水稻品种

针对滨海盐碱地的土壤条件,需选育出抗盐碱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抗盐碱、抗病、抗倒伏等性状。

土壤改良

  1. 深翻晒垡:通过深翻晒垡,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盐分。
  2. 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环境。
  3. 淋洗土壤:利用淡水淋洗土壤,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水稻播种与移栽

  1. 播种:选择适宜的抗盐碱水稻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
  2. 移栽:移栽前进行土壤消毒,确保水稻幼苗健康生长。

水稻田间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2. 灌溉: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防治病虫害。

收获与储藏

  1. 收获:适时收获,确保水稻品质。
  2. 储藏: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进行储藏,防止水稻霉变。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实施效果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776-2023)的实施,为滨海盐碱地水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规程的实施,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土壤盐分含量降低,土壤环境得到改善,为滨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为滨海盐碱地水稻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广和应用该规程,提高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助力滨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