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DB12/T 1257新标准解读,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环境评估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602
新标准DB12/T 1257-2023针对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规范了评估技术流程,提升水源地环境质量,保障饮水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乡镇级及以下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提升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管理水平,我国最新出台了《DB12/T 1257-2023 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技术规范》,本文将对此新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和部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023年DB12/T 1257新标准解读,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环境评估技术规范,2023年DB12/T 1257新标准解读,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环境评估技术规范,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背景及意义

《DB12/T 1257-2023》是由我国环境保护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发布的,旨在规范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该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标准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12/T 1257-2023》适用于我国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涵盖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区域以及可能影响水质的区域。

评估原则

  1. 科学性:评估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采用先进技术与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全面性:评估工作应全面考虑水源地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 实用性:评估结果应具有实用性,为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水源地基本情况:包括水源地类型、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水质特征等。
  2. 水源地周边环境: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分布、环境质量状况等。
  3. 水源地水质状况:包括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水质变化趋势、水质达标情况等。
  4. 水源地保护措施:包括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保护措施的实施、监测与评估等。

评估方法

  1. 调查:通过实地考察、采样监测、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水源地及其周边环境的相关信息。
  2. 资料收集:收集水源地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资料、监测数据、规划文件等。
  3. 模型模拟:采用数学模型对水源地水质变化进行预测,为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评估结果进行评审,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DB12/T 1257-2023》的实施主体为各级环境保护、水利、卫生等部门,各级部门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

监督与保障

各级环境保护、水利、卫生等部门应加强对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监督,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要定期开展评估工作的自查和整改,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DB12/T 1257-2023 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指导,各级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本标准,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我国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