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莴苣生产技术规程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产品品质

团体标准 601
《DB43/T 943-2014 富硒莴苣生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科学种植技术提升富硒莴苣品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富硒莴苣,作为富含硒元素的绿色蔬菜,因其高营养价值与广阔的市场前景,备受瞩目,为了规范富硒莴苣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出台了DB43/T 943-2014《富硒莴苣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富硒莴苣的生产技术要点,以期为我国富硒莴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富硒莴苣生产技术规程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产品品质,富硒莴苣生产技术规程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产品品质,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43/T 943-2014《富硒莴苣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富硒莴苣生产的技术规范,自2014年发布实施以来,对富硒莴苣的生产环境、品种选择、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包装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富硒莴苣的品质与产量,确保消费者健康。

生产环境

  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富硒莴苣适宜在海拔500-1500米的地区种植,年均气温需保持在10-20℃之间,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为宜。
  2. 土壤条件:富硒莴苣喜pH值6.0-7.5的砂壤土、壤土或黏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超过1.5%。

品种选择与处理

  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富硒莴苣品种,如‘富硒1号’、‘富硒2号’等。
  2. 处理: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种子30分钟,以杀灭病原菌。

播种

  1. 播种时间:富硒莴苣的播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春季播种在3-4月,秋季播种在8-9月。
  2.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田间管理

  1. 浇水:根据土壤墒情,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2. 施肥:生长期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适量的氮、磷、钾肥。
  3. 中耕除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4. 病虫害防治: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农药。
  2. 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和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农药。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富硒莴苣成熟后,及时采收,确保品质。
  2. 加工:对采收的富硒莴苣进行清洗、切割、包装等加工处理。

包装与运输

  1.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2. 运输:运输过程中,保持产品新鲜,避免挤压、碰撞。

DB43/T 943-2014《富硒莴苣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富硒莴苣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遵循规程要求,加强生产管理,将有助于提升富硒莴苣的品质与产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富硒莴苣产业的发展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蔬菜,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