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987-2006,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绿业发展实践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32/T 987-2006 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是绿业实践指南,旨在规范有机花生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套从种植到收获的完整技术规程,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有机农业作为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有机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DB32/T 987-2006 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展开论述,探讨有机花生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及核心技术要点。

DB32/T 987-2006,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绿业发展实践指南,DB32/T 987-2006,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绿业发展实践指南,2,食品安全,技术规程,第1张

《DB32/T 987-2006 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有机花生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有机花生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引导农民和企业遵循有机生产原则,生产出符合有机标准的花生产品。

产地环境

有机花生生产的首要环节是选择适宜的产地环境,根据《DB32/T 987-2006 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有机花生生产基地应位于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区,要求产地周边3公里内无工业“三废”排放,确保花生产品不受污染。

品种选择

有机花生生产中的品种选择至关重要,规程要求,有机花生应选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品种,确保其来源纯净、健康,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栽培管理

  1. 土壤管理:有机花生生产应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合理施用,保持土壤肥力,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对土壤和花生产品造成污染。

  2. 播种与密度:有机花生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播种前需深翻土地,确保土壤松软,播种密度应根据花生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3. 水分管理:有机花生生长过程中,水分管理至关重要,应根据花生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4. 中耕除草:有机花生生产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整洁,有利于花生生长。

病虫害防治

有机花生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如需使用化学农药,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有机花生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避免机械损伤,确保花生品质。

  2. 加工:有机花生加工过程中,应采用物理方法,如筛选、晾晒等,避免使用化学添加剂,加工后的花生产品应符合有机食品标准。

《DB32/T 987-2006 有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有机花生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规程要求,农民和企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健康的有机花生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食品选择,有机花生生产的推广,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