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342-2009标准深度解读,有机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全析

团体标准 601
《DB32/T 1342-2009标准解析》详细解读了有机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规程涵盖有机小竹笋的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旨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提高有机小竹笋的品质和产量。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意识的日益增强,有机产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在我国,有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有机产品 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342-2009)作为一项针对有机小竹笋生产的标准,对提高有机小竹笋的市场认可度和品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旨在为有机小竹笋的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2/T 1342-2009标准深度解读,有机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全析,DB32/T 1342-2009标准深度解读,有机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全析,2,食品安全,技术规程,第1张

DB32/T 1342-2009标准概述

《有机产品 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对有机小竹笋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规范,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有机小竹笋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处理、包装运输以及标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有机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解析

产地环境

有机小竹笋的生产需选择适宜的产地环境,确保土壤、水源、空气等自然条件符合有机生产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在5.5-7.0之间,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2. 水源:水质清澈,无污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空气: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苗)选择

  1. 选择优良品种,以保证小竹笋的品质和产量。
  2. (苗)来源:优先选择有机生产或经过有机转换的(苗)。

栽培管理

  1. 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实施土地轮作和休耕制度。
  2. 有机肥施用:优先使用有机肥或绿肥,减少化肥使用。
  3. 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控制灌溉水量。
  4. 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农业防治方法,严禁使用化学农药。

采收与处理

  1. 采收时间: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
  2.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收,避免机械损伤。
  3. 处理:对采收的小竹笋进行分级、清洗、包装等处理。

包装、运输和标识

  1. 包装:使用环保、无毒、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2. 运输:保持小竹笋新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
  3. 标识: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有机产品标识,明确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有机产品 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为有机小竹笋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生产者在遵循该规程的同时,还需关注市场需求,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有机小竹笋生产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有机小竹笋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生产者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规程,为我国有机小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