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343-2009 小竹笋水煮加工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化案例
《DB32/T 1343-2009 有机产品水煮小竹笋加工技术规程》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标准化指导,规范水煮小竹笋加工流程,保障有机产品品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机产品市场正逐步壮大,小竹笋,以其丰富的营养和鲜美的口感,在有机食品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障小竹笋的有机品质,规范其加工流程,我国出台了《DB32/T 1343-2009 有机产品水煮小竹笋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有机产品水煮小竹笋的加工技术,旨在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标准化参考。
《DB32/T 1343-2009 有机产品水煮小竹笋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有机产品水煮小竹笋加工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有机小竹笋的加工流程,确保其有机品质,该规程涵盖了有机小竹笋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各个环节。
原料选择
- 原料要求:选用在有机生产基地生长、无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污染的小竹笋。
- 原料验收:对原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其符合有机产品标准。
加工工艺
- 清洗:用清水彻底冲洗小竹笋,去除泥沙和杂质。
- 切割: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将小竹笋切割成均匀的段或片。
- 水煮:将小竹笋放入沸水中煮至熟透,捞出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淀粉。
- 冷却:将煮好的小竹笋浸泡在冷水中,以保持其口感和色泽。
- 包装:采用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 标识:在包装上标注有机产品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 包装:使用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 标识:在包装上标注有机产品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
- 运输:采用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的运输工具,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 储存:将产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光直射和潮湿。
《DB32/T 1343-2009 有机产品水煮小竹笋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有机小竹笋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标准化依据,遵循这一规程,可以有效保障有机小竹笋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为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深化对有机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提高有机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有机产品,加强有机食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认知度,推动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