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鸡产业标准化发展及质量控制研究——基于DB32/T 874-2005标准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基于DB32/T 874-2005标准,探讨狼山鸡产业发展与质量控制,通过分析狼山鸡产业现状,提出提升产业质量、优化产业链条、加强品种改良等策略,以促进狼山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鸡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禽之一,其养殖规模和品种的丰富程度令人瞩目,狼山鸡,作为我国著名的优良鸡种,以其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以DB32/T 874-2005标准为依据,对狼山鸡产业发展与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狼山鸡产业标准化发展及质量控制研究——基于DB32/T 874-2005标准,狼山鸡产业标准化发展及质量控制研究——基于DB32/T 874-2005标准,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狼山鸡产业发展现状

狼山鸡,原产于江苏省如皋市狼山镇,拥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狼山鸡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肉鸡品种之一,其养殖区域遍布全国各地。

狼山鸡品种特点

狼山鸡体型适中,羽毛以黄、黑、白三色为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狼山鸡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规模化养殖。

狼山鸡产业发展现状

(1)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狼山鸡年产量已超过1亿只,成为我国肉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从种鸡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控到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狼山鸡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3)市场竞争力增强:狼山鸡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DB32/T 874-2005标准在狼山鸡产业中的应用

DB32/T 874-2005标准是我国狼山鸡产业的重要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狼山鸡的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种鸡繁育环节

(1)种鸡选育:根据DB32/T 874-2005标准,种鸡选育应遵循遗传稳定、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等原则。

(2)种鸡养殖:种鸡养殖应符合标准规定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要求。

饲料生产环节

饲料是影响狼山鸡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DB32/T 874-2005标准,饲料生产应选用优质原料,确保饲料营养均衡,无污染。

加工环节

狼山鸡加工应符合标准规定的加工工艺、卫生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安全、卫生、美味。

销售环节

销售环节应遵循标准规定的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

狼山鸡产业质量控制措施

  1. 加强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DB32/T 874-2005标准进行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2.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降低疫病发生率。

  3. 加强饲料质量,对饲料生产、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饲料质量。

  4. 严格产品质量检测,对狼山鸡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狼山鸡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DB32/T 874-2005标准的指导下,狼山鸡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严格产品质量检测等措施,狼山鸡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