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273-2008标准指导下的克氏螯虾饲料研发与应用探讨
本研究依据DB32/T 1273-2008标准,对克氏螯虾配合饲料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克氏螯虾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克氏螯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龙虾或淡水龙虾,是我国淡水经济虾类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克氏螯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其饲料的研究与应用亦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国首个针对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行业标准——《克氏螯虾配合饲料》(DB32/T 1273-2008)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克氏螯虾养殖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DB32/T 1273-2008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DB32/T 1273-2008标准适用于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生产、质量控制、检验及贸易,该标准对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原料要求、产品分类、技术规范、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原料要求
依据DB32/T 1273-2008标准,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鱼粉、豆粕、玉米、小麦、稻谷、次粉、米糠、麦麸、酵母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鱼粉、豆粕、玉米、小麦和稻谷等为主要原料。
产品分类
克氏螯虾配合饲料根据蛋白质含量可分为高蛋白型、中蛋白型和低蛋白型,高蛋白型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5%,中蛋白型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5%之间,低蛋白型饲料蛋白质含量低于35%。
技术要求
DB32/T 1273-2008标准对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技术要求包括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磷、赖氨酸、蛋氨酸等指标,具体要求如下:水分低于12%,蛋白质符合相应产品分类的规定,粗脂肪低于10%,粗纤维低于10%,钙不低于1%,磷不低于0.8%,赖氨酸不低于1.5%,蛋氨酸不低于0.5%。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DB32/T 1273-2008标准对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规定。
克氏螯虾配合饲料在养殖中的应用
提高克氏螯虾生长性能
合理搭配克氏螯虾配合饲料,可以有效提高其生长性能,通过添加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满足克氏螯虾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从而促进其快速生长。
降低养殖成本
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合理搭配,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改善克氏螯虾品质
优质克氏螯虾配合饲料可以改善克氏螯虾的品质,通过添加适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提高克氏螯虾的口感、肉质和营养价值。
促进养殖环境改善
克氏螯虾配合饲料的合理搭配,有助于降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DB32/T 1273-2008《克氏螯虾配合饲料》标准为我国克氏螯虾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养殖户应根据克氏螯虾的生长阶段、养殖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克氏螯虾配合饲料,以提高养殖效益,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继续深入研究克氏螯虾饲料技术,为我国克氏螯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饲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