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洗涤剂中砷含量荧光光谱法测定研究进展与应用探讨
本研究综述了DB51/T 1700-2013标准中荧光光谱法测定餐具洗涤剂中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为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砷,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多种环境中,它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餐具洗涤剂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其中砷残留问题亦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为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我国制定了《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测定》(DB51/T 1700-2013)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餐具洗涤剂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荧光光谱法在餐具洗涤剂中砷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荧光光谱法简介
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一种基于原子蒸气在特定波长下吸收能量后,释放出特征荧光的光谱分析技术,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简便的操作流程,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DB51/T 1700-2013标准中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
依据DB51/T 1700-2013标准,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测定样品前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称取一定量的餐具洗涤剂样品,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进行消解。
- 将消解液定容至一定体积,并通过0.45μm滤膜过滤。
- 取适量滤液,用标准溶液进行稀释。
仪器条件
- 化学发生器:采用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Hydride Generation-AFS,HGAFS)。
- 光谱仪:使用高分辨率光谱仪,波长范围为190~1000nm。
- 荧光检测器:采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
定量分析
通过标准曲线法,将测得的荧光强度与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餐具洗涤剂中砷的含量。
荧光光谱法在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测定研究进展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研究人员针对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测定,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包括:
- 消解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湿法消解等高效消解技术。
- 富集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高效富集技术。
仪器条件的优化
- 化学发生器:使用新型氢化物发生器,提高砷的化合效率。
- 光谱仪:使用高分辨率光谱仪,提升分析灵敏度。
- 荧光检测器:采用新型光电倍增管,增强检测灵敏度。
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 标准曲线法:利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 校准曲线法:利用校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荧光光谱法在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测定实际应用
监测餐具洗涤剂中砷的含量
依据DB51/T 1700-2013标准,利用荧光光谱法对餐具洗涤剂中砷的含量进行监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质量控制
通过测定餐具洗涤剂中砷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消费者保障
通过砷含量的测定,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高效、准确、便捷的重金属元素检测技术,在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测定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DB51/T 1700-2013标准中荧光光谱法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为餐具洗涤剂中砷的测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