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701-2013标准火焰吸收光谱法在餐具洗涤剂铅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采用火焰吸收光谱法,依据DB51/T 1701-2013标准,对餐具洗涤剂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餐具洗涤剂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公众对餐具洗涤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日益严格,餐具洗涤剂中的重金属含量,尤其是铅的含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对餐具洗涤剂中铅含量的准确测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在DB51/T 1701-2013标准指导下,运用火焰吸收光谱法对餐具洗涤剂中铅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旨在提升餐具洗涤剂的质量控制水平。
铅作为一种有害重金属,长期摄入过量铅会引发中毒,影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餐具洗涤剂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洁用品,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DB51/T 1701-2013《餐具洗涤剂中铅的测定 火焰吸收光谱法》是我国餐具洗涤剂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明确了餐具洗涤剂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通过对该标准的研究,旨在提高餐具洗涤剂中铅含量的测定准确性。
实验方法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根据DB51/T 1701-2013标准,配制一定浓度的铅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铅标准物质,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并将标准溶液置于冰箱中保存。
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适量的餐具洗涤剂样品,加入适量溶剂,置于高温炉中消解,消解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
火焰吸收光谱法测定
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进行火焰化,通过火焰吸收光谱仪测定铅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铅的含量。
结果与分析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铅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相关系数R²=0.999。
精密度试验
对同一批样品进行多次测定,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表明,RSD在1.2%~2.5%之间,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准确度试验
将已知铅含量的餐具洗涤剂样品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表明,回收率在96.5%~102.5%之间,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本文通过研究DB51/T 1701-2013标准下,利用火焰吸收光谱法测定餐具洗涤剂中铅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该方法可为餐具洗涤剂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铅含量测定方法,有助于提高餐具洗涤剂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人们对餐具洗涤剂安全性的关注,对测定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的建议:
- 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提高测定灵敏度。
- 研究新型检测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进一步提高测定准确度。
- 建立餐具洗涤剂中铅含量的风险评估模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产品。
在DB51/T 1701-2013标准下,火焰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适用于餐具洗涤剂中铅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该方法将为餐具洗涤剂行业提供更加可靠的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