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裸鲤水库网箱养殖技术规范解读与实施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解读了DB63/T 1181-2013湖裸鲤水库网箱成鱼养殖技术规范,并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规范解读,明确了湖裸鲤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养殖模式、饲料管理、水质调控等,研究结果表明,规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湖裸鲤养殖成活率和产量,为我国湖裸鲤养殖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湖裸鲤作为我国宝贵的冷水性鱼类资源,其养殖技术的研发与普及显得尤为关键。《湖裸鲤水库网箱成鱼养殖技术规范》(DB63/T 1181-2013)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湖裸鲤网箱养殖的行业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湖裸鲤水库网箱养殖技术规范解读与实施应用研究,湖裸鲤水库网箱养殖技术规范解读与实施应用研究,2,技术规范,规范解读,第1张

DB63/T 1181-2013《湖裸鲤水库网箱成鱼养殖技术规范》概述

2013年发布的DB63/T 1181-2013《湖裸鲤水库网箱成鱼养殖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湖裸鲤水库网箱成鱼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养殖品质,该规范涵盖了以下重要方面:

  1. 养殖区域选择:应选择水质优良、水流平缓、水温适宜的水库进行养殖。
  2. 网箱设置:选择合适的网箱规格,置于水库深水区,以减少水流冲击。
  3. 放养密度:根据水质、水温、网箱规格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4. 饲料投喂: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选择适宜的饲料,并合理调整配方和投喂量。
  5. 疾病防治:加强疾病监测,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保障成鱼健康。
  6. 采收与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采收时间,确保成鱼品质。

规范解读与应用研究

养殖区域选择

根据DB63/T 1181-2013规范,养殖区域的选择至关重要,养殖户需对候选水库进行实地考察,综合评估水质、水温、水流等因素,确保养殖环境适宜。

网箱设置

网箱规格需根据水库的水流、水温等因素合理选择,养殖户需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网箱稳定,降低水流冲击的影响。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养殖户需根据水质、水温、网箱规格等因素,通过实验研究确定适宜的放养密度。

饲料投喂

饲料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养殖户需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选用适宜的饲料,并合理调整配方和投喂量,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优的饲料配方。

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是保障成鱼健康的关键,养殖户需加强疾病监测,建立疾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采收与加工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采收时间,确保成鱼品质,养殖户可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合理的采收计划。

DB63/T 1181-2013《湖裸鲤水库网箱成鱼养殖技术规范》为我国湖裸鲤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养殖户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质量,为我国湖裸鲤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