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847-2013种猪供精站建设规范解析与应用关键
《DB64/T 847-2013种猪供精站建设规范》解读与实施要点摘要:本规范详细阐述了种猪供精站建设标准,包括选址、设施设备、操作流程、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重点强调规范化管理,确保供精质量,推动我国种猪产业健康发展,实施要点涵盖选址原则、建筑要求、设备配置、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等方面,为种猪供精站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种猪供精站作为生猪育种与繁殖的关键环节,其建设标准对于提升种猪品质、保障生猪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DB64/T 847-2013《种猪供精站建设规范》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种猪供精站建设的国家标准,其解读与分析对于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该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提出,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负责归口管理,并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辽宁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省畜牧兽医总站等机构共同起草,该标准于2013年12月正式发布,并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种猪供精站建设,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配置。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种猪供精站、种猪、冷冻、液氮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
建设要求
- 选址要求:种猪供精站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无污染、水源充足、供电稳定的地区。
- 建筑要求:建筑需满足保温、隔热、防潮、防尘、防虫、防鼠等要求,并具备防火、防盗、防爆功能。
- 设备要求:应配备种猪舍、采精室、处理室、冷冻室、液氮罐、冷藏设备、消毒设备、检验设备等。
管理要求
- 人员管理:应配备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采精员、检验员、管理人员等。
- 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质量。
-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实施要点
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合理选址和设计
在选址和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标准中的各项要求,确保种猪供精站的建设符合国家标准。
配备专业设备,提高质量
种猪供精站应配备符合标准的采精设备、处理设备、冷冻设备等,确保供精质量。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对采精员、检验员、管理人员等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供精站的高效运转。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质量
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种猪供精站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DB64/T 847-2013《种猪供精站建设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升我国种猪供精站建设水平、保障生猪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