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560-2023新标准解读,固态发酵饲料生产工艺革新
新标准DB32/T 4560-2023对固态发酵饲料生产工艺进行详细规范,强调发酵过程控制、原料要求、产品品质等关键环节,旨在提升固态发酵饲料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规范固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提升饲料品质,保障动物健康,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DB32/T 4560-2023《固态发酵饲料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业界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2/T 4560-2023标准概述
DB32/T 4560-2023标准对固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原料要求、生产流程、质量检验、包装、标签、运输及储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以粮食、饲料作物、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固态发酵工艺生产的饲料。
固态发酵饲料生产工艺
原料要求
固态发酵饲料的原料必须符合GB/T 22427、GB/T 23458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原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发酵效果和饲料品质。
发酵工艺
固态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粉碎、过筛、混合等预处理,确保原料均匀、细腻。
- 接种:选择适宜的发酵菌种,按照一定比例接种于预处理后的原料中。
- 发酵:将接种后的原料置于发酵设备中,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使发酵菌种繁殖、代谢,产生有益物质。
- 后处理: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料进行烘干、粉碎、混合等后处理,以满足饲料质量要求。
质量检验
在固态发酵饲料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以下质量检验:
- 原料检验:检测原料的水分、杂质、重金属等指标。
- 发酵过程检验: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参数,确保发酵效果。
- 成品检验:检测成品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指标。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固态发酵饲料应采用符合GB/T 17219、GB/T 17220等国家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饲料品质。
- :标签应清晰、规范,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营养成分等信息。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条件,确保饲料品质。
- 储存:固态发酵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发霉。
DB32/T 4560-2023《固态发酵饲料生产工艺规程》标准的发布,为我国固态发酵饲料行业提供了规范化的生产指导,有助于提高饲料质量,保障动物健康,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业界同仁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固态发酵饲料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