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青饲化利用,DB63/T 2164-2023技术规程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4
《DB63/T 2164-2023 青稞青饲化利用栽培与评价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青稞青饲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启农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青稞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青饲化利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青稞青饲化利用的栽培与评价技术,提升青稞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最新发布了《DB63/T 2164-2023 青稞青饲化利用栽培与评价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青稞青饲化利用的栽培技术、评价方法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

青稞青饲化利用,DB63/T 2164-2023技术规程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青稞青饲化利用,DB63/T 2164-2023技术规程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青稞青饲化利用栽培技术

选育适宜青饲的青稞品种

依据《DB63/T 2164-2023 青稞青饲化利用栽培与评价技术规程》,青稞品种的选育需综合考虑其青饲品质、产量、抗逆性等因素,适宜青饲的青稞品种应具备以下特性:

  1. 青饲品质优良:青稞秸秆、叶片等部位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口感佳。
  2. 产量高:青稞产量应达到当地同类型品种的平均水平。
  3. 抗逆性强:青稞品种需具备较强的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

适时播种

青稞播种时间应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一般而言,春季解冻后至雨季来临前为最佳播种期,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设定。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提高青稞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根据规程,施肥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底肥: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提升土壤肥力。
  2. 追肥: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对青稞青饲化利用至关重要,根据规程,水分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播种前灌水:确保发芽。
  2.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
  3. 收获前20天停止灌水:有利于青稞成熟。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青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根据规程,病虫害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 合理用药,避免药害

青稞青饲化利用评价方法

《DB63/T 2164-2023 青稞青饲化利用栽培与评价技术规程》对青稞青饲化利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评价内容包括青稞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

产量评价

青稞产量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 单位面积产量:计算单位面积青稞产量,与当地同类型品种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2. 青稞秸秆产量:计算青稞秸秆产量,评价青稞秸秆的利用价值。

品质评价

青稞品质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 青稞秸秆品质:评价青稞秸秆的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营养成分。
  2. 青稞籽实品质:评价青稞籽实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抗逆性评价

青稞抗逆性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 抗病性:评价青稞对主要病害的抗性。
  2. 抗虫性:评价青稞对主要害虫的抗性。
  3. 抗倒伏性:评价青稞的抗倒伏能力。

青稞青饲化利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高农业产值

青稞青饲化利用可以提高青稞秸秆的利用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值提高。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青稞青饲化利用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青稞青饲化利用可以减少饲料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63/T 2164-2023 青稞青饲化利用栽培与评价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为我国青稞青饲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推广这一规程,提高青稞青饲化利用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