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DB43/T 2677-2023标准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4
《DB43/T 2677-2023标准解读》介绍了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的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创新实践,优化了种植模式,提高了猕猴桃产量和苦荞品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猕猴桃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苦荞这种兼具保健功能的作物,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43/T 2677-2023《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栽培技术规程》的问世,为我国猕猴桃与苦荞的套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和详尽的技术指导,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栽培中的应用。

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DB43/T 2677-2023标准深度解读,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DB43/T 2677-2023标准深度解读,2,标准解读,创新,第1张

DB43/T 2677-2023《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栽培技术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的栽培技术,提升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该规程适用于湖南省猕猴桃与苦荞套种的栽培管理。

规程主要内容

栽培环境选择

规程强调,套种地区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便利、光照充足的区域,土壤pH值以6.5-7.5为宜,有机质含量需达到2%以上。

猕猴桃与苦荞的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应根据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配置,猕猴桃株距为2-3米,行距为3-4米;苦荞行距为0.5-1米,株距为0.3-0.5米。

栽培技术

(一)猕猴桃栽培技术

  1. 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春季更佳。
  2. 栽植方法:采用穴栽法,挖穴直径和深度分别为80厘米和60厘米,施足底肥。
  3. 修剪:根据生长情况,适时修剪,保持树形美观,提高产量。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防治。

(二)苦荞栽培技术

  1. 播种时间:春季或秋季,春季更佳。
  2.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法,播种深度为2-3厘米。
  3. 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防治。

收获与加工

  1. 猕猴桃收获: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摘。
  2. 苦荞收获:籽实饱满时收获。
  3. 加工:对收获的猕猴桃和苦荞进行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规程创新与实践

(一)优化套种模式

规程提出多种套种模式,如“猕猴桃+苦荞”、“猕猴桃+蔬菜”等,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需求。

(二)提高产量与品质

规程从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助于提高猕猴桃和苦荞的产量与品质。

(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套种栽培,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43/T 2677-2023《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猕猴桃与苦荞的套种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措施,提高猕猴桃和苦荞的产量与品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