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678-2023规程解读,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革新与标准化

团体标准 603
《DB43/T 2678-2023》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解析,揭示了其在菌种生产领域的创新与规范,规程强调了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了蛹虫草菌种质量与产量,同时推动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蛹虫草,这一珍贵的药用真菌,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确保蛹虫草菌种的质量与产量,规范其生产技术,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43/T 2678-2023),本文将对该规程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蛹虫草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3/T 2678-2023规程解读,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革新与标准化,DB43/T 2678-2023规程解读,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革新与标准化,2,创新,技术规程,第1张

《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43/T 2678-2023)是我国首个针对蛹虫草菌种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对蛹虫草菌种的生产流程进行规范,提升菌种质量,确保蛹虫草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范围

本规程涵盖了蛹虫草菌种生产的基本要求、菌种制备、菌种质量检验、菌种保存与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规范。

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

  • 温度:维持在18-25℃;
  • 湿度:维持在60%-80%;
  • 空气:保持清洁无污染,符合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设备

生产设备需满足以下要求:

  • 符合GB 5749-200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包装机械》;
  •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污染;
  • 易于清洗与消毒。

人员

生产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 具备一定的菌种生产知识和技能;
  • 熟悉并遵守规程要求;
  • 健康状况良好。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 菌种制备;
  • 菌种质量检验;
  • 菌种保存与运输。

菌种制备

  • 菌种来源:需采用纯种菌种,且来源明确,具备完整的菌种鉴定资料。
  • 菌种制备方法:采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操作过程需符合无菌要求,并避免污染。

菌种质量检验

  • 检验项目:包括菌种纯度、菌种活力、菌种致病性。
  • 检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检验过程需符合无菌要求,检验结果需符合规定要求。

菌种保存与运输

  • 保存方法:采用冷冻保存法,保存温度控制在-20℃以下,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 运输方法:采用密封、防震、防冻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运输时间不宜过长。

实施与培训

生产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本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程要求,各级农业、质监等部门应加强对本规程的宣传和培训,并定期对蛹虫草菌种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菌种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43/T 2678-2023)的发布,为我国蛹虫草菌种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保障蛹虫草菌种的质量与产量,推动蛹虫草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