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421.5-2018标准解析,白刺科草质量检测关键要素揭秘

团体标准 601
《DB62/T 2421.5-2018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白刺科草质量检测的第5部分,涵盖了检测方法、技术要求、质量评定等方面,旨在提高白刺科草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与草原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化,草原草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在此背景下,DB62/T 2421.5-2018《主要草质量》标准的第五部分专门针对白刺科草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的第五部分,旨在为白刺科草的生产、加工、检测和利用提供专业参考。

DB62/T 2421.5-2018标准解析,白刺科草质量检测关键要素揭秘,DB62/T 2421.5-2018标准解析,白刺科草质量检测关键要素揭秘,2,标准解读,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62/T 2421.5-2018作为《主要草质量》系列标准之一,其宗旨在于规范我国主要草种的质量要求,保障草原生态建设和草原资源利用的有序进行,第五部分《白刺科草》详细规定了白刺科草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白刺科草质量要求

以下是白刺科草质量要求的五个关键点:

  1. 纯度:白刺科草的纯度需达到95%以上,严禁含有其他植物或杂质。
  2. 净度:白刺科草的净度需达到98%以上,不得混有石子、泥土、砂粒等非植物物质。
  3. 发芽率:白刺科草的发芽率需达到80%以上,发芽势需达到60%以上。
  4. 生活力:白刺科草的生活力需达到80%以上,确保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正常发芽。
  5. 外观:白刺科草应呈现饱满、均匀,且无病虫害等不良特征。

检验方法

针对上述质量要求,以下为相应的检验方法:

  1. 纯度检验: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对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纯度。
  2. 净度检验:采用筛选法,对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净度。
  3. 发芽率检验:采用发芽箱法,对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
  4. 生活力检验:采用浸种法,对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生活力。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为了确保白刺科草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以下为相关操作规范:

  1. 包装:采用防水、防潮、防虫、防鼠的包装材料,保障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2. 标识:包装袋上需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地址、电话等信息。
  3. 运输:避免日晒、雨淋,确保白刺科草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4. 储存: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潮湿、鼠害等因素的影响。

DB62/T 2421.5-2018《主要草质量》标准的第五部分为白刺科草的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检测标准,在实际生产、加工、检测和利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白刺科草的质量,为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白刺科草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白刺科草作为我国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严格执行DB62/T 2421.5-2018标准,我们可以有效提升白刺科草的质量,为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