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草质量标准DB62/T 2421.3-2018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62/T 2421.3-2018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豆科草质量标准第3部分,旨在规范豆科草产品品质,确保其安全性、营养价值和加工质量,为我国豆科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对草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合理利用,草类品质已成为关乎草地生态系统构建与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规范豆科草的品质标准,确保草地资源的长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出台了DB62/T 2421.3-2018标准,该标准对豆科草的品质要求进行了细致规定,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的第三部分,旨在为相关企业和用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豆科草质量标准DB62/T 2421.3-2018深度解析,豆科草质量标准DB62/T 2421.3-2018深度解析,2,标准解读,2018,第1张

DB62/T 2421.3-2018标准第三部分概览

DB62/T 2421.3-2018标准的第三部分主要涵盖了豆科草的品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与储存等方面的内容,该部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豆科草,包括豆科牧草和豆科草坪草等。

豆科草品质要求

以下为豆科草需满足的品质要求:

  1. 纯度:豆科草的纯度应不低于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的要求,即纯度需达到95%以上。
  2. 净度:豆科草的净度应达到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的要求,即净度需达到98%以上。
  3. 发芽率:豆科草的发芽率应满足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的要求,即发芽率需达到85%以上。
  4. 千粒重:豆科草的千粒重应达到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的要求,即千粒重需达到1.2克以上。
  5. 水分含量:豆科草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的要求范围内,即水分含量需控制在12%以下。
  6. 活性炭含量:豆科草的活性炭含量应控制在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的要求范围内,即活性炭含量需控制在0.1%以下。

检验方法

豆科草的检验方法如下:

  1. 纯度检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法进行,依照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执行。
  2. 净度检验:采用筛分法进行,依照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执行。
  3. 发芽率检验:采用发芽箱法进行,依照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执行。
  4. 千粒重检验:通过天平称量法进行,依照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执行。
  5. 水分检验:采用烘干法进行,依照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执行。
  6. 活性炭含量检验:采用滴定法进行,依照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执行。

检验规则

  1. 检验批:豆科草的检验以批为单位,每批数量不得少于1000公斤。
  2. 抽样: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样品,样品数量不得少于检验批数量的2%。
  3. 检验结果判定:依据国家标准GB/T 3543.4-2015进行判定。

包装、标识、运输与储存

  1. 包装:豆科草应使用防潮、防霉、防虫的包装材料,包装袋上需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标识:豆科草包装袋上应贴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合格证上需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
  3. 运输:豆科草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潮湿等不良环境,确保产品质量。
  4. 储存:豆科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受潮、受热、受虫害等影响。

DB62/T 2421.3-2018标准第三部分对豆科草的品质进行了详尽规定,旨在提升豆科草的品质,保障草地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和用户应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豆科草的品质,为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标准解读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