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应用,DB62/T 2069-2011 无公害高原夏菜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62/T 2069-2011 无公害高原夏菜 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是一份针对武威市甘蓝生产的无公害技术规程,详细解析了高原夏菜种植的关键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甘蓝产量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无公害农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高原夏菜,以其优质、绿色的特性,在武威市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为规范甘蓝生产,提升其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甘肃省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1年发布了《无公害高原夏菜 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069-2011),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甘蓝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解析与应用,DB62/T 2069-2011 无公害高原夏菜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62/T 2069-2011 无公害高原夏菜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无公害高原夏菜 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由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定,旨在指导武威市甘蓝的无公害生产,该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甘蓝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品质,确保消费者健康。

规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优良、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进行甘蓝种植。
  2. 整地:深耕20-25厘米,施足底肥,确保土壤松软、透气。

品种选择与处理

  1.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甘蓝品种。
  2. 处理:选用无病、无虫、无杂质的种子,用55℃温水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播种与定植

  1. 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播种深度2-3厘米,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
  2. 定植:播种后15-20天,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田间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氮肥施用量为纯氮300-400千克/公顷,磷肥施用量为纯磷150-200千克/公顷,钾肥施用量为纯钾200-300千克/公顷。
  2. 灌水: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3.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收获与储运

  1. 收获:当甘蓝叶片充分展开,球叶紧实时,即可收获。
  2. 储运:收获后,及时进行预冷、包装、储运。

规程应用与效果

《无公害高原夏菜 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提高甘蓝产量、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甘蓝生产过程,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据统计,实施该规程后,甘蓝产量提高了15%以上,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无公害高原夏菜 武威市甘蓝生产技术规程》为甘蓝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甘蓝产量、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高原夏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